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乐天派

熟悉大马帮歌手R&B小王子,熟悉中文流行乐的朋友就会知道,张智成先生有一首曲子,题为《乐天派》。
他的歌,我蛮喜欢。
《乐天派》也不例外。

但今天重点,不是讲这首好歌。
今天主题是关于“乐观”。
它的相反词,就是“悲观”。

然后我就常常在想,我是否是“乐天派”。问自己之余,别人就是最好的镜子。从旁人的角度又是如何看待本人对事物的观念。

从网上资料:-
乐观
是指一种对一切事物采与正面看法的观念。乐观的人不会想到一件事的缺点与瑕疵,永远以正面的想法对待身边的一切。
是一种最为积极的性格因素之一。乐观就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即使再差也保持良好的心态,也相信坏事情总会过去,相信阳光总会再来的心境
乐观主义者总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原有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并使原有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并把最大正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敏感,对于亏损反映迟钝,其行为决策总是遵循“大中取大”的价值选择原则。


悲观(主义)
是一种哲学思想。有几种意义:
  • 相信事情只会越來越糟糕,每况愈下。
  • 不管我們所见为何,其实事件的本质是丑陋的、邪惡的。
  • 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世界是丑恶的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悲观主义未必会和积极的态度起冲突。

悲观主义者既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负向价值对自己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使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他认为负向价值对 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将是巨大的,而正向价值对于自己的积极效应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并把逃避最大负向价值 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迟钝,对于亏损反映敏感,其行为决策总是遵循“小中取 大”的价值选择原则。
与乐观主义相对立的消极的人生观。它认为恶是统治世界的决定力量人生注定遭受灾难和苦恼;善和正义毫无意义,道德的价值只在于戕灭欲望

好了。
我自己又是怎样想呢?
每当我在Fb或部落格贴文,从外人的反应,常常让我觉得他们认为我很“悲观”。
这里想作澄清,有些文章是写负面的,也许是心情。但是在一些“议论文”中,难免会让他们看到所谓悲观的字眼,但是许多时候那些只是我在思考中的一个反映,当下写出这些文字的心情还是很轻松,很detached。
如果根据以上网上资料的解释,我几乎都拥有悲观/乐观的条件。
但是我认为,单单区分人的意志性质为悲观与乐观,我觉得是不足够。就像只有黑与白。往往许多东西是落在灰色地带。
我认为我是。
我是中性偏乐观。
我思考的思维,会从好坏两面同时出发。
如果只是单单看到好,或不好其中一面是很危险的,也是不理性的。

往往我在写作时,文字声音的取向是“悲观”的,不尽然是我本人的个性反映,有些时候在某个/多数课题上,都须以“悲观”方式处理以悲观思想的反问方式来唤醒读者,因为悲观的画面会刺激人们去正视课题,相反地,乐观只会让人“轻松”、“不屑”。
比如我相信人人众生都是真善的,只是对于自己/他人的一些习性,我不得不做负面思维。
做负面思维,才能够考虑到最糟糕的结局,然后再设法,如何修行补救。
这样算悲观吗?
其实我觉得很难区分,算中性吧?!
因为我的出发点可能是往“坏”的,可是最终都是为了得到“好”的。(同时有好有坏,算neutral咯。或者最终是“好”的,所以是乐观。)

往往在事情的最后,我还是很乐观。
我相信可能。我相信正义。我相信事情无论多糟,最后还是会雨过天晴,出现彩虹。我相信只要我相信的,它就是有可能,会实现。
我相信公正在人心。我相信人是真善的。
我“疯疯癫癫”地过日子,是我选择豁达的一种方式。

我心想,佛陀当初也是看到众生的生老病死而开始思考人生。认为人生苦难。笔者不认为佛陀(思想)是悲观的。而是趋向“好”的。
而我,可能在问题发生前/已发生,作思维处理,去思考它的好、它的坏。然后如何改造。
如果说乐观/悲观中的“观”字,指观感/看法的意思,那我觉得我都拥有“乐观”“悲观”,因为我会看到好与坏。那不就“中性”么?
所以,我不用这两个词语。
而选择“乐天派”,这词更贴切。是抱着乐观态度,而不只是乐观角度(因为可能还包含正面负面看法)。


您如何看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