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

熟悉的旋律


轻盈的音符姿势飘逸优美,在哀愁渐渐扩大的落寞国度赴一个翩跹之约,来回旋舞,只是窗外的雨水哗啦,企图打乱愉快的节奏,心事凝结在凄凄冷冷的氛围,滴落在心中越积越满。

他从书柜上搜出一本夹藏在角落的黑皮簿子。那本书已经搁放在书架上多时,任匆匆的光阴胡乱地撒下尘灰,筑起霉的部落。那本小小簿子是一场特别的电影展,拥有越多忧伤符号的剧本就越是被提名入围。这下又有了新作。

理应他有能力、有道理好好地开导自己走出悲伤,只是,他觉得不能老是压抑自己的情绪,高兴,就要开怀大笑;忧愁,同样要把它释放出来。单人的心房装不下众人紊乱的床铺。这场戏中,他选择扛起主演的角色,戏份由始至终都是处在沉默的情绪状态,一场接一场的心理戏。

大家都忽略了他的言语,他因而觉得自己的存在日益贬值,担心市价会暴跌落得分文不值的余地,于是他决定让忧心慢慢吞噬他的语音,用静默当作回答的语言,等于跟市场划下分割界限,等同切断所有外来的悲楚线路。

当下,他反复考究自己烦恼的原因,起因是周围的人。大家误解了他,漠视他的出现。他一直都活在一个世界,一种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世界。从字面字义上应该也能看出端倪,既是他作为每个人生活着的世界的主体,同时所有人却是他活着的延续。所以,这两者其中都必须有互动,各自为对方去生活。他是如此的希望自己的存在是唯一的,那亦是他生存的一个指标,以一种非凡意义活现在人们心中。同时每个人的言行举止、想法,都成为他的顾虑。

“如果有一天,大家离我而去,那是否意味着我已经来到生命的终站?”

显然的,他的顾虑变成介怀的桎梏,镣紧难开,在心里铐出红肿的淤血伤痕。

在众人的世界里,他必须先活出自我。自己心中的旋律,是自己最诚恳的声音。这纯净的音乐轻轻哼在心底,没有唱出,无人听过。失去这真诚的歌声,他再也聆听不到自己倾诉的呼吸声,以致他在阒然之际不堪被冷落而迷惘。人的鼓膜总是被身边悦耳嘹亮、嘈杂喧嚣的声波震动,洪亮的声响常常覆盖了自己心里那一把清晰的吟哦,如此而遗忘一个真谛:心中那道纯美的声响是生命中永恒的曲调,一种唯独倾听自己、慰藉自己、陪伴自己、了解自己到终老的频率。世间万物,变幻无常;不如意事常八九,何必用难堪的情节堵塞宽宏的目光?跨出自己囿于的窄小框格,广袤无垠的思路总是见不到边疆的界碑。

人如果能单纯地想着、天真地过日子,偶尔像鲁迅作品里的主人公阿Q那样无邪,那样傻里傻气,其实快乐很简单。

“我们应该共享喜忧好坏,不能瞒着对方,不管发生什么,我永远是你要好的朋友……”

朋友的一封讯息像初照的温煦春日,适时融化心内的雪球。

快乐的节拍渐渐轩昂,松开的闸门轻易涌出热泪,簌簌抽搭,是他让自己颦蹙。 

2009303日,双溪大年
2010315日《光华日报·副刊·新风·蕉风椰语》,毛泽

~ 摘自光华副刊·新风 ~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明眼人

明朗的世界
当一切都显得明晰
所有的东西
在电脑荧幕上
看得清楚
真理的心
却被花言巧语
偷偷地
拐走了

脱下了眼镜
抛开了
外来的诱惑
当一切都变得模糊
五光十色
全都混一
这时
只用心
从混淆中
重寻真理 


200694日,玻璃市
20061018日《学海·后浪坊》第447

玻璃市

玻璃市,
是米乡,
宽阔平坦又碧油油的绿稻,
成熟的时候是一片金黄色,
仿佛穿上一件金袍的君主。
玻璃市,
是蛇乡,
山石嶙峋的纳卡湾山脉,
一片片苍翠的热带雨林,
蛇只又盘又卷在树丛里。
玻璃市,
是芒乡,
芒果园中著名的“香甜”,
成熟的时候是金黄的,
四处都弥漫着香馥馥的幽香。



20041026日,玻璃市
20051月《青苗月刊·文章显才华》,冯泰升

沙巴

沙巴是风下之乡。
山石嶙峋的神山,
是沙巴的象征。
沙巴是人猿世界。
灵活敏捷的人猿,
是游客的最爱。
沙巴是巨花王国。
巨大的莱佛士花,
是旅客的惊叹。



200272日,玻璃市
20029月《青苗月刊·笔耕园地》

槟城

槟城是东方之珠。
雄伟的槟城大桥,
是它的荣耀,
壮观的极乐寺,
是它的光荣。



200272日,玻璃市
20029月《青苗月刊·笔耕园地》

热浪岛的水彩画

蔚蓝的天空,
碧绿的海水,
皓皓的沙滩,
青翠的椰树,
洁白的浮云,
鲜红的珊瑚,
蓝蓝的海洋,
粼粼的浪花,
明洁的砂砾,
明媚的青山,
灰白的海鸥,
这就是——
热浪岛的水彩画。



2004719日,玻璃市
200410月《青苗月刊·文字叠一叠》,冯泰升

浪花一朵朵

金色的沙滩上,
椰树正在婆娑。
明媚的阳光,
照在海滩上,
一片金灿灿。
蔚蓝的碧空中,
海鸥也在飞翔。
粼粼的海水,
翻滚千里浪,
浪花一朵朵。



2003316日,玻璃市
20036月《青苗月刊·原创空间》

2010年3月5日 星期五

这里讲相信的“信”。

近来我参加很多慈济活动。一位要好的老朋友对我说,不反对,但劝我别“迷信”。

我赞同。
什么东西,都应该做,信,但别迷信。

慈济的话,我不认为我在迷信。

好了,先说说故事,这样比较容易明白。

我有一个想法。为好,要劝人。但劝不动人,再劝,难也。所以,以德劝人。
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用身法来劝人。

从小,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助人为乐。也许大人灌输的,也许大人亲自躬行的,也许老师教的,没法追溯了。
慈济,从小有听过。仅仅知道固定会来住家那里作资源回收、办素食义卖、洗肾中心、静思语。
也没真正接触,甚至没找机会去深入了解。

一直到2008来到AIMST,我和两位朋友商谈要办个小小佛学研究组,固定每星期几作祷念或共修。我只是想要提升我佛学的知识。

后来我们就联络当地佛学会。AIMST立场是,不允许校园里举办任何有关宗教的活动。住在AIMST的我们要在校外找个活动中心,显然不可能。
总总原因,后来一切变得没可能了。
有人献议,不如慈青。

想想,慈济没所谓的诵经等等活动,跟我想要的完全不同,但是至少,从中还是有办法学到佛学,至少这点,符合。
不如试试。

后来渐渐明白。

积极参与的原因,因为它和我心愿一致。
我最初心愿就是想帮助人。后来成长,总总际遇,想做的更多了。比如,我想加入无国界医疗队,在落后地区施医,同时将我学会的、有的知识,教他们基本,可以当小老师,至少提高他们一点点、点点的教育,总好过完全没有,因为教育真的很重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然后教他们在自己地方植树种些可以吃的,至少为铺造一个美丽家园,至少可以帮助饥荒。
后来看见自己国家,一些落后内陆地区的小朋友,渴望读书,可是家境、生活环境不允许。没得读。我看了很心痛。他们父母看着自己孩子哭诉讲着自己心声,想给孩子读书,可是贫穷怎么读?帮不了孩子,父母者更伤心。
那战争地区的孩子呢?连生活都有问题。
老人呢?

还有生病的人又怎么样?肉体上的痛?心灵上的?当被亲友离弃时?甚至贫穷病人经济负担的困扰呢?甚至面对生命最后一秒时?

还有环保。我从小就有做。只是会被家人揶揄,把家里弄杂乱。我只想“帮助”地球。

这是我想帮助的对象。我甚至期待,如果有一天我或成为卫生部长,或者我要成立“一人一仙医药基金”。一仙,好像微不足道。但是大马人口二千多万人,如果每个人每年或每半年至少缴付一仙,这还不包括富有者,则缴付更多,至少都可以筹到几十万零吉。

后来,看到更多。
当我读到有人对丧府捐棺材,有见义勇为青年为救溺水者为溺毙,有人助领养贫困儿童,有人助儿童教育基金,医药基金,有人为捉劫匪为受伤,先不理他们什么心机,我也不想理,至少,我一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对他们的善行感触许多。至少他感动我。
因为社会,正是需要更多更多这样的故事。

这些都是我想做,要做,该做的。
所以我不断学习。所以我读医。所以所以。
也所以,我参加慈济原因之一。

所以参加慈济。至少我也学习许多东西,跟社会互动。去服务。

从慈济,我要看到的不该只有他方,还有身边的人,比如朋友,亲人。甚至自己。
所以我,只想尽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什么方面都好。帮一点都好。
至少,在做这一切一切时,我是真心、自愿的。因为,我同样希望我困难时,有人能帮助我,至少关怀我。
但是不是为了回报,我只希望,人们会像我,当看到行善的人时,心中会有一份小小的感动,然后启动这份感动,去行善,去帮助别人;然后别人再去帮助更多更多的人。让爱循环。

再来,当慈青一日,我要学好。至少我提醒自己是学佛人,该将佛陀的智慧实践生活中。
至少,当慈青了半年多,我活得自在。至少我真正活得比以前心安。

信这东西,对我来说,跟不信一样。东西,不需要执着于信或不信。
我信它有,所以我做,因为它可以为众生带来更多好。何乐不为?
但是我信就好了,也不需要执着什么。也不需要去执着更相信,直到迷信。
信就好了。

中道。太执着于信,或不信,终会偏离原轨。
信,就好了。
因为其实,信既是疑,疑既是信。

2010年3月4日 星期四

文路--省视

林林总总文学奖又来了。

我其实很想参赛。。因为至少比赛,我可以逼自己交出作品。
但是真的忙到,抽不出时间。

1999年 小四开始作文投稿,一直到2001年 小六开始写模拟“诗”的文体,到2004年 中三,停了。
中三那年故事很多,可是没法化成作品,只留在记事本中充记忆。

2006年 中五,州内第一届中学生文学创作赛,又让我从两年的酣眠中苏醒。
就一直写写写,开始慢慢比较有“点点”诗味的“诗歌”。

一直到 2008年2月,又停了。

2008年12月,写了一篇。
2009年10月,又一篇。

然后一直到现在,空空的。

从1999 到现在,明显2004-2006 是一个空巢。我称它为“写作低潮期”,是我第一个 “写作低潮期”。

随后2008年2月以后,我完全没“固定”产生作品了。
2008年2月到现在,写了两篇多。
是不是“写作低潮期”,我怕它是。但是我认为它应该不是。
“写作低潮期”,应该是 我无从择题,或完全没有写作动力的那段时期。
所谓“低潮”,就是没有作品的时期。

但是目前我有动力,只是我真的在忙。

但是心情满满,所以只能将感觉抒发在 blogspot这里,而不是化成文艺作品。

至少,我在所谓“比较低潮”的时候,读了看了许多书,体会很多东西。至少这样,对开笔时有很大帮助。至少在文路上,这段时间不是虚度。

所以现在,如果我放弃比赛,我大概难交出作品。
所以,利用这段时间,再精进。
然后写一些小品。

至少小品也不错。


加油。毛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