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AIMST慈青社启用礼、慈青共识营——心得

28/09/2011至5/10/2011是静思人文展,AIMST慈青社启用礼在29/09/2011。

短短这几天,我可以感觉自己的成长。
应该说在一个多月前的慈青体验营当小队辅之后,我学会要自动自发,去关心一个人。后来,也和队辅大哥哥诚明学长保持联络,从中开悟我不少,也大概清楚自己应该有怎样的使命与方向。

AIMST慈青社,大家真的等了很久,一来完成学长们多年来的努力与期盼,二来让慈青在校园有了堂堂正正的身份在这段期间,尽管繁忙,还是有不少感动。感动在于,当我觉得自己很忙的时候,有伙伴不计较辛劳的出席帮手;当大家都把时间专注力放在搞好这场启用礼的时候,好多学长学姐师姑师伯,甚至校园志工与外籍慈青伙伴,一一到来护持,还有在遥远来自十法界的祝愿。尤其是当我听到懿霞学姐说到学长学姐的角色就是要为校园慈青排除障碍,因为慈青在繁忙课业时还有心出来做慈济,不应该让他们在这个时候还有烦恼。很感动,因为学长学姐、师姑师伯除了有自己家业、事业、志业要忙,还要兼顾我们慈青。而且在放工以后从槟威两地远航到大年,实在很体贴用心。

慈青社启用礼,应该是我们退位以前的最后一项活动。为了这个盛事,校园慈青都尽可能走出来,能配合的配合,能领头的领头。每一位几乎都在自己课前课后第一时间赶来现场,因为他们很善解,知道自己丝毫的付出却能给予伙伴大大的支持与分担。数日从旁观察,有些人真的成长了。这是我们谢位以前都值得欣慰的。当然,这成长是应该持续的。我也期待并祝福各位。

体验营首次当小队辅,也让我真的学会如何去关怀伙伴。在不久的将来,就算退位了,但我们还是有使命,也要继续关怀陪伴新慈青,这是我们约好的诺言。我一直以来承担干部,从没想过要有怎样的结局。我只知道,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问题来了,就去解决。从没想过以后。就在最近,我才体会学长姐的用心,突然那么一刻,我决定,要继续陪伴这些弟弟妹妹们,就像我们一直以来都有学长姐在背后默默支持那样。更以后的将来,我不敢设想。当然,能走多远,就走多远。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第一天的慈青共识营,我和凌虹暂时离队回到SP,隔日有课。那一晚回到家,我做了一个突然的决定。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刚巧碰上九皇大帝、慈青社启用礼等等,想一想,自从参加2009年5月校园斋戒日以后,我一直以来持着方便素。所谓方便素,就是一个人的时候我吃素,与朋友聚餐时需要破戒时则破戒。足足两年多。也是时候进阶。101日开始,我发愿吃长素。当作继续为母亲祈福,也为AIMST慈青社祈发愿。早上我与朋友说起,他们赞叹并支持我吃素。
隔日回去营队,我领了结缘品:“清净的生活,从斋戒开始”、“行善行孝”、“对的事,做就对了”。我相信,我的决定没有错。

我选择作这个纪录,因为我深信这些因缘会因此改变我。退位,代表我的医学生繁忙生活正式开始。我真的不敢担保自己还能出席活动到什么时候,只要时间合适,我必会出席。继续关怀是必然的。菩萨道,也不会少了我。

2011年9月30日 星期五

真相


对于真相,我们知道又有多少?

今天早上,我在书桌旁玩了一个游戏。桌上有一支笔。我把笔放在笔记型电脑后面,这时候,圆珠笔已不在我视线之内。慢慢从旁前探,我先是看到笔盖,然后就是圆珠笔的全身

关于每件事的来龙 去脉,在不同时候我们所能了解的范围往往有限。站在不一样的角度,我们肉眼会看到不一样的呈现。圆珠笔没有不见,只是被前方的电脑掩蔽。有时候,我们会依 据蛛丝马迹而指鹿为马,单靠片面之词认假作真。我们总是因为自己所看所闻所嗅所想所体会不如所愿,因此不如意。我们认为自己掌握了一切证据,对于别人的过 错,我们埋怨、烦恼、不满甚至不肯原谅;别人的赞美,我们喜形于色

几个星期前,我出 席一场舞台表演。坐无虚席。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位置,只要把头守在前一排两人之间的空位,就可以一览无遗。有一刻,我闭起左眼,右边的舞台不见了,舞台的 左边稍微被前排左边的人头挡住。当我张开左眼同时闭着右眼时,舞台的左边完全被前排左座观众的头颅遮住,而这时候右旁的舞台比较清楚。睁开双眼,完整的舞 台又出现了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如果诸法空相是一切事物的本质,那么色声香味触法终是妄想。执于非中,则无正见。执于是中,则属偏执。天平不论倒向哪一边,都是不平衡的。六根所至,皆有不足。


2011年09月22日,双溪大年
201109月30日《光华日报•副刊•新风•蕉风椰语》,毛泽


~摘自光华副刊·
新风

2011年9月17日 星期六

哭了

上个星期,你在优管观看颜慧萍在华人星光大道演唱《忽然之间》。
每个孩子,都是孩子。

爸爸去世真的很久,十一年了。
但是有一些思念、遗憾,不是你想要它消失,它就会消失。

尤其当你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梦想,就越体会缺少一些东西。多一份莫名的孤单,遗憾越来越大。
遗憾就是他再也不可能出现你身边,跟你一起分享,而你也不可能对他行孝。
遗憾是不可能不存在的。
很多话想说吧,但是满脑子的“想念”早就淹没你的千言万语。
你尽可能的压抑。去转化遗憾成为珍惜。珍惜曾经拥有,珍惜现在所有。及时行爱。

尤其当你(故作)坚强很久,有那么一刻,你是最脆弱的。
你听过《忽然之间》,却不曾真正认识。
上个星期,你仔细看着歌词,是多么贴近你的心情。你哭了。

这一次,你努力不放情感。看到她演唱后的心得,最后一刻你的眼泪还是很轻易地滴下来了。
如朋友所说,你真的是爱哭鬼。


顏慧萍-忽然之間


后语:
张雨生说,say goodbye~昂首阔步 不留一丝遗憾。
人生很残酷,不管你在哪个年纪,随时抛一个难题过来,看我们如何面对。
goodbye很多时候很难说出口,但也要喊出来。
人生应该是不断停步与前进。是停下来畏缩抽搭,与再挺胸前进的轮回。
哭着说永别,接下来就要昂首阔步。
人间还有很多希望,等我们去缔造。
谢谢很多生命。谢谢很多勇者。谢谢雨生。

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

来!咱们一起成就AIMST慈青社。

其实因为前晚在自己的文字世界折腾一夜睡眠不足,加上今天整日在学校等迟迟未出的考试成绩,人是累的,却心里仍有许多感动,只是面容不足以展露。

当初我是因为求学佛法之心开始走近慈济,自己原本就认同慈济志业工作,所以可以一边付出一边学习,何乐而不为?所以一直到今天。

大概两年了。两年,在人生的构架来看,其实很短。但是我学到很多。2009年参与慈青生活营,接着回到校园,我与伙伴们开始学习承担。或许同伴认为我爱写作/有写作习惯,所以一律选我作秘书。对于文件上的处理,我相当享受,一旦把资料整理好、文件归纳好,我的工作就算搞定。看见整齐有条理的AIMST慈青资料库,我就心生满足。

后来,AIMST慈青的脚步渐渐踏稳,活动期间碰上另一个考验,就是要“人文真善美”。所以负责管理资料库的我应该头大。当时认为文字/文件工作应该交由秘书处理,那写稿自然与我扯上关系。我从零开始。渐渐学会写场记、活动报告等等。所谓人文真善美,除了写稿,还包括摄影与录影。由于没有录影器材,所以就拿着自己相机开始做图说档案。人文真善美就这样起步。

我这时想起来,会觉得2009年正是AIMST慈青活动走向没落 与重生的重要标记。2009年,很多校园慈青已经第三或第四学年,大概都很忙于学业。那时候绝对需要新的一股力量,去支撑余留下来的空洞。我记得那一年我们的营队,我们AIMST慈青与北海的学长姐在最后一天的圆缘,围在一起,发了一个愿,要成立慈青社,正式穿慈青衣去上课。当时其实很单纯,可是老实说内心里我知道这个愿一定会成真。我知道我们无论如何都会努力去争取。

申请办社之事一波三折,终究皇天不负苦心人,隔年的年中,我们如愿以偿。办社的动机很简单,就是要拥有一个堂堂正正的身份,致使接下来在校园办活动会更加顺利。

办活动是为了什么?为名利吗?为了成为校园名人吗?=)不是。 其实就如宗旨,为了在校园拓开一股清流,宣导环保与茹素。我们都清楚知道,这些理念会让校园及学生有不一样的受惠,所以我们继续,所以我们坚持。

不管你读什么科系,每个人天天都有自己要忙的事。如果功课忙是一个借口,那么我想放学之后,我就应该把自己关在房里啃书。上人提醒,善用课余时间做慈济。所谓课余时间,就是像放学后的吃喝玩乐说笑的那段时间。(当然要弄好功课)

以我这种什么都想接触、认识、学习的人,如果要把一大部分时间放在功课,那么我大概没有多余时间去付出校园/校外的慈济活动吧。如果遇上能够“协调”的事,我愿意变换自己时间表。假设有空,我必然出席。哪怕自己只是一个小螺丝钉。请不要小看这个小螺丝钉的功能。我明白,多一个人来帮忙,其他伙伴的肩膀就会少一分重量。体贴着伙伴,正因为我也希望当我统筹活动时,有人能分担。一起扛,自然觉得轻很多。就像小蚂蚁的精神。

当然,这几年要感恩很多人,从最初的2颗种子,到今天的50多位。感恩莉萍学姐,一路来把我们大家带得那么好。还有后来的有耕学长、敏兰学姐,和其他关怀学长姐。多年来各位伙伴包容善解协力互补,才能走到今日。

其实写这一篇,要与诸位慈青共勉。尤其新慈青。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念的课程需要5年,意味我能有更多时间和大家一起承担、一起学习,看着新伙伴成长迈步。有一天老者也会离开,后生终要起来继承。做着,难免会起烦恼,最要紧如何去克服困难,不让困难克服你;不要恐惧,因为恐惧是一块大石头,压在心口,什么学习都进不来,心里永远只有恐惧,和裹足不前。
其实,不用担心,不需要怕,单纯之心只是想要搞好慈青社,想要邀更多朋友一起认识慈济、做慈济,然后做好自己。就这样而已。成果是如何,无法预期。当你无意间洒下的种子萌芽开花时,你就会感动满满。

希望伙伴之间可以彼此关怀,彼此支持鼓励,就算一声问候,都会温暖。如师姑所说,我们都很幸运、有福报,比其他人更早接触慈济。慈济是什么世界呢?只要用心体会,你就发现有所不同。感恩。祝福。

小记:手拉手。一起踏步前行。走!


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

谁愿意在自己心中筑起围墙,把自己困在里面?

沟通,本来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家庭主妇在菜市场碰上了,总会闲话家常;咖啡店老顾客围聚圆桌,一边沏茶,一边说天论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里的老人家盯上祖孙,也忍不住多叮咛几句。

我们从眼见耳闻而触发心想,构造起自己心中的体会与感受。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于是我们有了更多沟通管道,就算不必出门,也能够通过文字、影音或画面抒发自我。如果沟通不重要,人类到今时今日就不会有完善的语言,或者文字,甚至音符、色彩等等人类文明的精神产物或五花八门的艺术体现。

没有人愿意筑起围墙,躲在自己的世界里。

每当缺乏沟通,或者被误解,心里难免生起焦虑与烦恼。日复一日,反复遇上如此挫折的人心里开始产生不平衡,抗拒说话,哪怕真的碰到真正关心的人,也会拒绝,因为终日不被理解的心理被烫上一道疤。受伤的人婉拒他人的关怀,好像为自己的伤口保留一段安全范围,避免再度受伤害。

因此有了孤僻的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触事无心,对人对事麻木不仁。孤僻者往往感受太多,却没得以抒发,因为没有知心的聆听者。他们多不发言,不爱说话,所以让我们生畏,更让我们害怕靠近。

每个人都不应该筑起内心的围墙。

是不是社会越进步,人的生活越繁忙,我们也相对拥有更少时间去关心别人,甚至是自己?所以精神疾病、自杀率节节上升?

有些问题学生喜欢用怪异行为来引起师长们的注意,为了得到关心。很多年轻人连日在网络上控诉自己的遭遇,只为平复自己心中的矛盾。假如在极度悲伤时刻有我们替他们解围,或许很多悲剧都会改写。如果多一些知交陪伴度过抑郁期,那么张国荣可能不会有轻生意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宣泄的方法。因此,有人在不如意的时候喜欢歌唱,或者播放符合心情的旋律与声调,来抒发感受。而能从人事纠纷跳脱出来的,亦会选择用文字来记录心情。

在围墙里的这段时间,我缩小了自己的世界,减少接触悲伤事物。抬头一看,在我小小的天空飘着一朵乌云。我知道,心里的乌云需要适时找到出口,让它降落成小雨,让心找到润泽。天空的积闷一旦多了重了,暴雨骤降,洪涝成灾。没有人愿意成为围墙里的人,所以我推倒自己筑起的一道道石砖墙,不为寻找懂得来龙去脉的人,只想借一借愿意聆听的耳朵。

2011年08月01日,双溪大年
201109月07日《光华日报•副刊•新风•蕉风椰语》,毛泽


~摘自光华副刊·
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