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为求更高收视,将众杰出歌手摆上擂台,以歌声来一较高低。现场观众投选自己喜爱的歌手,最后票数最低者只能挥别舞台,无形中制造胜败的错觉,似乎高票者就是最优秀的,全场镁光焦点,最终锁定在他身上,而败者为寇。
音乐是主观的,听众凭自己喜好抉择。如同我喜欢彭佳慧版本的《鹿港小镇》,但不意味否定罗大佑的唱功或音乐内涵。
好不希望自己是坐在现场演奏台下,仔细聆听的听众。忽视电视荧幕所有假掌声或现场观众伪表情的哗众效果,假想自己参与某歌手的音乐会,静心领会歌手想要透过歌声传达的隐形信息。
这或许是歌手与听众之间最珍贵的关系吧!
投票的听众坐在台下试图寻找一把可以唱出自己想法、感慨的声音,诠释当下自己心情,邂逅果然感动万分;而歌手站在孤独舞台上,何尝不是期盼能够真切感受他的音乐故事的歌迷。
这是神奇的过程,好比某一频率,正好联系相应的歌者与听者。有如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知音难得的故事。
除了保持一贯批判社会现实的意味,彭佳慧的翻唱还多了一种回味、无奈的口吻。有想一游鹿港的念头!
罗大佑创作以前其实没到过鹿港,只是借题发挥,以鹿港作为一个象征,描写怀着梦想的年轻人离乡闯荡,当梦想破碎以后,汗颜的游子再也没有勇气返乡。
面对都市化对环境带来的冲击,情感记忆流逝、社会景观变迁和人情冷暖,放大了异乡游子渴望与迷惘之间的冲突。
争取自己心中理想的青春年华,倏然发现许多昔日旖旎时光,却逐渐走远逝去。而立之年以前,对一位离乡背井的学子来说,“鹿港”是被取代的绿色田地;是淡没的童真;莞尔的至亲;走失的社会和谐;也是梦里才感受到的一阵安稳。
2014年04月30日,亚娄
2014年09月09日《中国报·副刊·野草集》,毛泽
摘自: 野草集
2014年09月09日《中国报·副刊·野草集》,毛泽
摘自: 野草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