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綠意間

家那段日子,外出后院看见隔壁老媪辛勤灌溉,百花争艳的园地彩蝶飞舞。回头看看自家蔓草丛生的空地,难免心生愧感,感觉太糟蹋它了!

先是锄草,将那一株株根深蒂固的遍地野草连根拔起,再重新规划土地。家人建议不如种些蔬果,比较实际,收成之余又可以妙用这块园地。

那阵子动起锄头,已不像以前憧憬丰收般的雄心勃勃。毕竟,种树总是需要一点缘分。就算用对了方法,却不见得有所收获。有些萎靡的植物,经过一些人的巧手,自然恢复清新绿意;有的人则不论怎么种,都无法让树苗顺利长大,更甭说起死回生。

说起来,与人的关系有相似之处。

有些缘分总是如此奇妙。不论如何付出,对方仍旧无动于衷。或许如斯的岁月磨蹭,也磨去了性格里的一点执着吧!世间事物往往是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强求不来!

假期的大部分时间,我投入在种植世界里。

其实纯粹想要动动手脚,来消磨时间。只要细心栽培,肯定有收成的一天,静心等待惊喜的过程的确过瘾。耕耘的成果,还可以和邻里分享,众乐乐的喜悦,远比独自享用来得更大。

更多时候,是专注在细心播种、耕耘的过程。趁着自己走入园地,用谦卑的态度,向那些喂养我的植物学习。繁忙生活里,夹杂着太多人我是非,这样的绿意间不但可以调节内心繁琐,与草木共处时反观自心,偶尔有所顿悟,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拥有安定人心的能量。

匆忙步伐中,偶尔可让自己偷偷停下来,吸一口气,然后整理好思绪方向,继续向前迈进,或者找到自己独处的时间与空间。那是何等幸福!好好地觉察自己的想法,让不好的起心动念,慢慢地离去。

一些时日以后,果树已枝繁叶茂。人家说,经常清理的土地,是不容易长出杂草,那是真的。再种上一畦畦嫩绿的蔬菜,很快就抑制野草的生长之势。在心情变化中,小小空间培植出辣椒、葱、蒜、韭、番薯叶、落葵、树仔菜、柠檬、芒果、龙眼、酸柑等各类蔬果。

丰收的同时,当自己的心灵园丁。

20140625日,亚娄
20140923
日《中国报·副刊·野草集》,毛泽

摘自:野·草集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鹿港小鎮

鹿港小镇》是华语流行乐教父罗大佑1982年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曲,距今超过三十年的岁月,先后被多位歌手翻唱过。一直到彭佳慧在某歌唱真人选秀节目舞台上重新演绎,让我深深触动,终于找到一首更符合自己内心的《鹿港小镇》。

电视台为求更高收视,将众杰出歌手摆上擂台,以歌声来一较高低。现场观众投选自己喜爱的歌手,最后票数最低者只能挥别舞台,无形中制造胜败的错觉,似乎高票者就是最优秀的,全场镁光焦点,最终锁定在他身上,而败者为寇。

音乐是主观的,听众凭自己喜好抉择。如同我喜欢彭佳慧版本的《鹿港小镇》,但不意味否定罗大佑的唱功或音乐内涵。

好不希望自己是坐在现场演奏台下,仔细聆听的听众。忽视电视荧幕所有假掌声或现场观众伪表情的哗众效果,假想自己参与某歌手的音乐会,静心领会歌手想要透过歌声传达的隐形信息。

以前听《鹿港小镇》有一段距离,歌曲的灵魂跟自己形如路人,没有交会。直到遇上彭佳慧的版本,确实有股想哭的冲动。

这或许是歌手与听众之间最珍贵的关系吧!

投票的听众坐在台下试图寻找一把可以唱出自己想法、感慨的声音,诠释当下自己心情,邂逅果然感动万分;而歌手站在孤独舞台上,何尝不是期盼能够真切感受他的音乐故事的歌迷。

这是神奇的过程,好比某一频率,正好联系相应的歌者与听者。有如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知音难得的故事。

除了保持一贯批判社会现实的意味,彭佳慧的翻唱还多了一种回味、无奈的口吻。有想一游鹿港的念头!

罗大佑创作以前其实没到过鹿港,只是借题发挥,以鹿港作为一个象征,描写怀着梦想的年轻人离乡闯荡,当梦想破碎以后,汗颜的游子再也没有勇气返乡。

面对都市化对环境带来的冲击,情感记忆流逝、社会景观变迁和人情冷暖,放大了异乡游子渴望与迷惘之间的冲突。

争取自己心中理想的青春年华,倏然发现许多昔日旖旎时光,却逐渐走远逝去。而立之年以前,对一位离乡背井的学子来说,“鹿港”是被取代的绿色田地;是淡没的童真;莞尔的至亲;走失的社会和谐;也是梦里才感受到的一阵安稳。


20140430日,亚娄
20140909
日《中国报·副刊·野草集》,毛泽

摘自: 野草集